古偶创赢盘,现在成了横屏长剧集的一片自留地。
在其他类型通通朝着短剧、竖屏发展的时候,古偶依旧坚定坐稳横屏长剧集的王者地位,几乎每个月,都能够产出一部占领市场高地的作品。
这些作品有的质量不错,有的就是拖垮长剧集生态的有毒分子。
大部分的毛病也都很统一,过于悬浮的内容,毫无逻辑的反转,缺乏实力硬靠CP线的男女主角。
甚至虽然霸占着横屏长剧的类型,却为了爽文叙事,而一味靠近竖屏短剧的套路,结果整出来的就是四不像。
最近刚好又有一部古偶:《锦绣芳华》。
作为《国色芳华》的后半部分,上一部豆瓣7.8分,白玉兰视后提名美术获奖的成绩相当可观,那么《锦绣芳华》也会延续这份水准吗?
01
古偶到底看什么?
确实,放在如今的古偶,无论是玄幻类的还是半现实类的古偶中,《锦绣芳华》的质量已经很能打了。
至少,在这两部剧里我们能看到真正的古意。
白玉兰美术获奖,便是一个不错的证明。
我们在剧集中也能够欣赏到相当繁华的唐代室内景观,而且对于不同阶级所处的环境,能够临摹出不同的层次,皇家、宗室、高官、平民、商户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环境能呈现出阶级的味道。
已经让剧集,脱离出纯粹的幻想。
同时在服装、妆容下了心思,包括使用的器具、描写的书法、宴会上的饮馔、表演的杂技歌舞,都在尽量地贴近时代与角色的身份,而不只是所谓的古风感觉。
但美术,特别是古装剧的美术,以上层面原本就是应该达到的,只是因为如今街头汉服妆造店水准的古偶剧越来越多,所以连基本的东西,都成了优点。
《锦绣芳华》,乃至于《国色芳华》,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,还有一个核心是针对女主角何惟芳的塑造。
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大女主古偶剧创赢盘,大部分女主角都陷入自我以上,人人平等的怪圈中。
为了所谓的爽,比女主身份高的人不能欺压女主,比女主身份低的人不能僭越女主。
而在何惟芳这里,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到一个身处在压迫环境下的女性,如何能够积极地向上攀爬,又不会踩一脚比自己地位低的人。
作为商户之女,即便有钱,在古代环境中,生来就低人一等。在第一部中,虽然她的夫家全靠她的嫁妆才能够维持贵族的门面,却所有人都来踩一脚,她的商户身份。
一般的爽剧往往都得是女主角在更高的强权呵护下,把欺压自己的人消灭报仇。但《芳华》里的女主角只能勉强保住自己的性命,甚至连父亲都无法施以援手。
这,就是古代环境的现实性。
何惟芳在建立自己的生意的过程中,也在一直帮助比自己处境更艰险、身份更低微的人,并且从来不把他们只当作生意伙伴,而非手下或仆人。
在上一部的好姐妹离世之后,又替朋友照顾弟弟,全心全力帮助他,能够在京城站稳脚跟。
当然何惟芳的成功无法脱离更有权势的男人的帮助,在许多古偶剧里男人是女主角的制胜法宝。
但《锦绣芳华》里,虽然姜长扬作为男主角,对何惟芳的生意多有帮助,但种花的秘方、铺开生意的商业法则等等关键,依旧是依靠何惟芳自己的力量。
至少,我们在何惟芳身上,欣赏到了立体善良、坚持平等意识的女性,以及她在半虚构的古代封建社会中坚强的模样。
02
大女主是什么?
放在古偶里,《锦绣芳华》已经够看的了,但距离真正的厚度与温度,还差得很远。
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古代,一个利用古代社会的遥远来搭建现代议题的“科幻”式古装。
有一些设定,是为了让女主不爽而扭曲的。
比如何惟芳的小娘来找她救济,见何惟芳不为所动,便扬言何家的都是她弟弟的,甚至她弟弟都要说一句,何惟芳不听话,就应该家法处置。
这看似很契合古代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压迫创赢盘,但实际上中国古代在男女地位之外还有长幼有序的规范,弟弟如果不尊敬自己的姐姐也是犯了律法的,甚至连皇帝都要尊敬比自己年长的兄姐。
就比如在《锦绣芳华》里被设定为大反派的宁王,在历史上他将太子之位让给了弟弟李隆基,得到了李隆基终生的礼遇,甚至宁王过世之后还被李隆基追封为皇帝。
还有一些设定,是为了让女主爽而扭曲的。
在上一部中,何惟芳前夫刘畅与县主婚前私定终身,甚至威胁到何惟芳的生命。
在何惟芳逃家之后,刘畅却突然对何惟芳充满了感情,甚至不惜违逆县主与县主父亲宁王。
于是县主婚后,刘畅在宁王府过得异常屈辱,县主明白刘畅心系女主角,竟然放火烧园,为了避免牵扯到父亲身上,县主主动认罪被鞭刑。
实际上,如果在真正的古代,县主不会得到任何惩罚,反倒女主作为高官之妾牵涉其中,才会被推出来顶罪,而刘畅也会被贬黜。
宗室女性和普通贵族的家眷产生冲突,在李隆基执政后期也出现过,李隆基的女儿和杨贵妃家人的车马争道,李隆基贬黜了驸马,处罚了贵妃家人的奴仆,但对于公主却没有任何处罚。
在《锦绣芳华》的世界里,所有的设定还是会为了女主角开一个口子的,所有的规则与社会压迫,最后都会为了主角光环做一定的让步。
这就是现在古偶剧,特别是要拍古偶大女主剧集的困境。
一方面,创作者要讲压迫、批封建,另一方面,创作者又想要古代的女性和现代的女性的困境勾连。
但想要把两个世界完全打通又是谈何容易,需要对古代社会的环境和现代社会做研究与考据,才能够谱写出既符合古代世界观,又能够让现代观众共鸣的桥段。
而不是拍脑门一想,这玩意就是古代了,这种事就是封建压迫了,这样就是女性觉醒了。
如此拍摄出来的作品外表再精良,底子依旧会有四不像的味道。
03
古装剧还能看吗?
以上的风气,早在《甄嬛传》《知否》《延禧攻略》开始流行的时候就压不住了。
从剧集的角度来讲,他们的确精彩,能够让观众入迷,一直追下去。
但,无论对比剧集的世界观还是古代社会,再看女性角色的所谓爽文人生,都会引起不适。
真正的清代皇宫,妃子们必须要严格遵守规定的作息时间,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,与个人家庭基本切断联系;
所有赏赐与吃穿用度依旧属于皇帝,无法积攒私产,甚至到清末连皇后都要自己做刺绣拿去卖,才可以平衡收支。
实际上的古代世界并不那么严格规范嫡庶,嫡庶的子女只在继承权上有先后之分。而划分嫡庶的正妻、侧室,在男性家长眼里都是资产。
古代记录中正妻被典卖为妾,侧室被杀了吃肉的记载都比比皆是。
在宫斗、宅斗的世界里,只有彻头彻尾的厌女,女主角们依靠着和其他妃子、侧室、庶女竞争从而上位,获得宗法认可。
男人们的虚伪无情被弱化,他们抛妾弃女不是错误,而原因,都归咎于被不知天高地厚的“贱女人”勾引。
女主角们帮助他们把“恶女”除掉,为他们重建子孙千秋万代的祠堂。
《锦绣芳华》虽然已经削弱了嫡庶等古装剧编织出来的困境,但依旧缺乏真正对于古代女性和平民女性生存空间的思考。
创作者只有进行真正的思考,那么古装剧才不会背负那么多的包袱,古装剧中的角色才能够鲜活。
简单回望下三十多年前的《还珠格格》,作为充满现代意识的“闹剧”,我们反倒能看到对于阶级的反抗,能看到阶级的残酷性。
在香妃失踪案件之后,看似支持小燕子们自由宣言的皇帝勃然大怒,但永琪尔康只要声明和小燕子紫薇断绝关系,就可以保留地位与生命,身为格格的紫薇,也是被诬陷出身不明才被处斩。
在集体“盗窃皇妃”案中,真正因此被处斩的只有平民出身的小燕子。
如果何惟芳真正面临的是一个严苛的阶级,一个外表开放实际处处受限的世界,那么她自然能够建立起,真正的觉醒意识。
现在国产古装剧的困境就是,一方面按照现代人价值观编排古代的生活,一方面服化道又得尽量贴近文物,最终只是披着仿造外衣的虚假内在。
希望我们早日甩掉包袱,投身纯粹的创作中去。
来源:局外人看电影创赢盘
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